夜校,似有重复。”

庞雨揉揉额头,以往夜校只是临时开设,教识字的大部分来自文书队,也有部分各房书手,负责的是侯先生,即便在庞雨的小体制内,也并无单独编列,一旦军队调动就不再授课,去年寇警一急,军队沿山部署,夜校就停了大半年,宿松战后也只在府城恢复了授课。

“武学只在府城开设一处,本官的意思,这夜校随各千总部开设,如此才不至中断。”

“大人看夜校是由何房主理,属下好早些安排。”

按惯例学校可以放在礼房下面,但守备衙署这个礼房作用有限,主要是接属下兵将的告身,司吏还是以前留任下来的,因为也只有他熟悉那些繁琐礼仪,庞雨并不想让这老头管其他事情,特别是这个夜校还没编制,是不符合朝廷体制的。

“每司设一个夜校,便由各司文书官兼管,设教习两人,由吴达财总领。”

“小人领命,那这呈请……”

“批复吴达财,大体按呈请办理,文书官毕竟职司有别,战技方面不必样样达到操典,究竟如何考评,他自己斟酌,但至少行军扎营两项应按士兵标准,操练中文书官不许骑马乘车,考评完毕先将名单呈报本官。”

余先生一听,知道文书队这次基本要天翻地覆了,庞雨把夜校也分给吴达财,还在给吴达财更多权力,说明对这上任的第一把火很认可,再次确认吴达财就是最近衙门里面的行情人,只能顺着这个方向添柴加火。

“大人高明,但小人有一提议,此夜校设于军中,汰换下来的文书官若是仍在夜校任教,不免心中有怨气,若是将此种怨气带入教习之中,小人担心影响军心。前次大人说墩堡之中也可读书识字,户房也多次跟承发房提及,俘虏中读书人皆被选走,墩堡回报事项都靠口述,户房实难详查,不如将这些汰换的文书官放入墩堡之中,写文书也罢算账也罢,似比在军中更佳。”

庞雨思考片刻道,“余先生说得有理,便按此批复给吴达财。”

“这里还有一件要事,是俘获的那些流寇……流民,宿松战后俘获共计三万九千七百余人,经各房各坊挑选合共二千一百余人,沿驿路建墩堡十三处,入墩共计一万二千余人,剩余两万的皆在宿松,按史道台的意思,每日

章节目录